By Gloria Trujillo, SIM Group Director, GSMA

The industry goal of maximising the number of network connections and connected devices means, among other things, prioritising the technology that will make the most impact. One such element that has been a key and consistent enabler of digital services over recent years is the eSIM. eSIM will play a crucial role achieving ubiquitous connectivity – a circumstance the market has been waiting on for over a  decade. Its many advantages over the conventional plastic SIM are making it a staple feature in enterprise IoT applications, and as a result demand is soaring. Confidence on the consumer device side is also promising; research from GSMAi estimates that there will be 1 billion eSIM smartphone connections by 2025 and by 2028, over 50% of smartphone connections will use eSIM.

The challenge the market now faces is ensuring this technology can be produced at scale, operates securely and meets the needs of a dynamic IoT ecosystem characterised by a diversity of devices with various connectivity needs. Fundamentally it also means ensuring the technology is deployed – and in operation – across the globe. This includes China, which is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yet to include eSIM in smartphones. To help meet this challenge, the industry convened at The Power of eSIM technology summit at MWC Shanghai 2023. Bringing together som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layers from across China and wider Asian market, the event sought to unite the wider industry behind common approaches to capitalize on market potential.

Speakers pointed to a number of existing industry-wide initiatives which had already helped in accelerating growth.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being the creation of the three bespoke specifications for consumer, IoT and M2M markets. These have been essential in drawing support from key OEMs such as Apple, Samsung, Google, Xiaomi, Nokia and Sony, to name but a few. Outside of hardware, the remote provisioning of subscriptions inherent to eSIM has spurred the growth of other areas of the ecosystem, such as connectivity-as-a-service (CaaS). Speaking at the event, Red Tea Mobile founder and CEO Hui Jin underscored how eSIM had made it far easier for OEMs across the globe to produce connected devices, whatever the geography may be. He went on to explain how his company had achieved success providing connectivity services in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mobile payment, MNO user engagement and the provision of CaaS to connected vehicles. For example, their eSIM solution, T-Box, automatically downloads available MNO data remotely when devices reach their destination, making it easy for vehicle owners to select their operator, regardless of location.

The eSIM solution provider, Valid, reported similar successes in resolving interoperability challenges the industry faces. Here, 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 Christian Fernández Carrillo drew attention to their solution, Valid Mobile, works with both traditional SIM and eSIM. Tongxin Micro’s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John Zou, explained on how his company produce eUICCs produced which work hand- in- hand with Valids’ remote SIM provisioning platform. Together, they are enabling eSIM POS terminals and transforming everyday commerce. eSIM POS terminals simplify payment for retailers by allowing them to set-up and pick from a range of connectivity options without having to physically switch SIM. Their mobile connectivity also means that such POS terminals can be used in almost any location and are not confined to the boundaries of fixed line connectivity. For OEMs, the eSIM is good news as well, for it greatly simplifi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helping  them on their mission to achieve wider economies of scale.

In addition to the creation of the three eSIM architectures, the GSMA has undertaken several initiatives to increase collaboration and help the market reach its potential. For example, the GSMA eSIM Discovery Service is the industry-specified and universally-recognised method for remote eSIM provisioning. This standardised way of activating eSIM subscriptions makes life easier for consumers and more cost-effective for operators and the wider mobile ecosystem. The GSMA also provides the eUICC Identity Scheme (eIS), and the eUICC Security Assurance (eSA), which provides both industry essential identity service and lay the foundation to protect consumers and ensure industry confidence in eUICCs. These are, of course, all signs of a mature market that the industry has confidence in – the next challenge is communicating this to enterprise and consumers alike.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gsma.com/esim and gsma.com/services/esim

来自1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7,000余名参会者齐聚2023 MWC上海

2023630日,上海:经过为期三天的交流与探讨,GSMA的2023 MWC上海圆满落幕。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1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7, 000余名参会者,包括移动生态系统及众多行业的决策者与商业领袖。

GSMA Ltd. 首席执行官洪曜庄(John Hoffman)表示:“2023 MWC 上海备受瞩目,我们非常感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参展商和赞助商的密切合作与支持。正因为有各位的满腔热忱和鼎力相助,这个世界级的展会才能超出预期,取得圆满成功。”

2023 MWC上海数据总览:

亚洲移动大奖(AMOs

亚洲移动大奖(AMOs)由GSMA组织的专家小组评选。本届亚洲移动大奖在“技术推动变革”主题演讲中颁发。亚洲最佳智能手机奖、亚洲突破性设备创新奖与5G行业挑战奖的获奖者分别是:

活动预告

MWC上海是MWC系列活动之一,和M360系列活动一样由GSMA主办。我们将于2023年9月26日至28日举办MWC Las Vegas,并于2023年10月17日至19日期间举办MWC Kigali。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会议,共同见证和发掘互联互通的全部潜力。M360系列活动也将按计划推进,M360 APAC将于今年9月7日至8日在首尔举行,M360 MENA将于11月6日至7日在利雅得举行。

明年的MWC上海将于2024年6月26日至28日举行。您可在MWC上海官网媒体/分析师专区了解更多关于MWC上海的信息,包括新闻与官方精选图片。

-完-

关于GSMA

GSMA联结整个移动生态系统,为良好的商业环境和社会发展而共同探索,打造和实现其最核心的创新底座。我们的愿景是释放连接之全部能量,促进人类、行业和社会的繁荣发展。GSMA是代表移动运营商、移动生态企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国际组织,基于三大支柱为会员提供服务:连接至善、行业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及产业生态拓展。我们的工作内容包括推动政策发展、解决时下重大社会挑战、支持移动网络所需的技术和互操作性、并提供全球最大平台,通过MWC和M360系列活动汇聚移动行业生态系统。

敬请查看 gsma.com,了解更多。

媒体联系

GSMA新闻办公室
pressoffice@gsma.com

6月28日,MWC上海正式开幕。在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发表题为《把握科技创新浪潮 共谱融合发展新篇》的主旨演讲。

杨杰指出,科技创新一直是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源泉。本届大会以“时不我待-明日科技,将至已至”为主题,深刻体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产业发展带来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围绕科技创新,杨杰分享了三方面的思考体会。

信息通信业正迎来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

纵观全球信息通信业的科技创新历程,杨杰认为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策源创新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信息通信领域实现了许多从0到1的策源性创新,“图灵机”“香农信息论”等基础理论,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光纤技术、蜂窝移动通信等原创技术先后涌现,不仅标志着现代信息通信业的诞生,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关键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二是迭代创新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不断演进升级,实现了从1G到4G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在此期间,骨干网络的带宽每6个月增长一倍,计算机和手机等终端的运算能力每18个月翻一番,移动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为全球数十亿人带来科技创新的红利。三是融合创新阶段。近年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形成多种技术之间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链式变革,呈现有机融合、系统创新的发展态势,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民生各领域、全过程,催生自动驾驶、无人工厂、元宇宙等新业态、新模式,掀起了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

以融合创新引领开创产业发展的新境界

杨杰指出,新阶段新趋势,既孕育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产业转变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通信业要主动把握机遇、寻求突破,着力推动“三个融合”,力争在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更快的发展。一是推动CTITDT技术融合。经过多年发展,CT、IT、DT三类技术形成了各具特点,且相对独立的技术路线。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单一技术已难以解决大规模、复杂性问题。一方面,对于网、云、数、智、安、边、端、链等关键共性技术,要综合运用标准驱动、开源共享等多种模式,推动这些技术在理论、标准、架构等方面的协同互促,实现CT技术稳定性、可靠性与IT、DT技术灵活性、开放性的优势互补,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整体效能。另一方面,对于6G技术的演进,要聚焦逼近“香农极限”的下一代通信技术重点领域,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新型网络架构、通感算一体、智慧内生等关键技术,持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二是推动连接、算力、能力服务融合。随着海量数据的不断涌现,面向数据感知、传送、存储、处理全环节提供一体化支撑服务,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需求。特别是当前AI大模型的兴起,进一步激发了对高价值数据、高性能算力、高标准算法的迫切需求,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向连接、算力、能力深度融合的方向加速演进。一方面,将算力网络作为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创新的重要方向,强化算网大脑、算力路由等核心技术攻关,丰富智算、超算等多样化算力资源,促进算网体系架构、应用服务不断演进。另一方面要将能力中台作为赋能全社会创新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面向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通用人工智能领域,依托中台沉淀汇聚大模型训练所需要的文本、代码等数据资源以及算法工具,实现更大程度的能力开放、知识共享,加速通用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三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生活、治理应用融合。为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潜能,信息通信业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各行各业的协同联动,面向生产、生活、治理各领域,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的示范应用,有效解决全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一方面,要推动更大范围的融合创新。深入参与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顶层规划和政策咨询,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企业的联合研发,推进信息技术标准与产业标准的有效衔接,持续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边界。另一方面,要推动更深层次的融合创新。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关键环节,助力传统产业提升生产效率、突破发展瓶颈。

各方携手汇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杨杰表示,深入推进“三个融合”,需要充分汇聚各方力量,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紧密协作,由点及面带动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为此他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共同推动5G应用的纵深拓展。强化5G融合应用、示范项目的国际合作交流和最佳实践推广,加快多模、多频、多形态智能终端研发,打造丰富多彩的5G产品服务,促进5G在全球的快速普及。二是共同推动技术的演进升级。充分借鉴网络创新发展经验,推动全球在算力网络的技术路线、演进方向等方面达成共识,加快算力网络从理念构建走向产业实践;同时,聚焦6G发展,强化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场景探索的跨国、跨行业合作,形成全球统一的6G标准和产业体系。三是共同推动能力的互通共享。搭建联合实验室、开源社区、能力中台等协作载体,深化网络、算力、平台互通,加强共性技术、专业知识共享,探索建立数据流通、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机制,构建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

在演讲的最后,杨杰引用中国古代先哲的名言“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表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都是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结果。中国移动愿携手社会各界,凝聚创新动能,共攀科技高峰,不断开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两家公司联合展示了在两个频段上均达到峰值速率的双模功能

中国MWC上海,2023628 – 5G开放式RAN基带芯片和电信级软件提供商比科奇(Picocom)和无线接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几维通信(KiwiCT),在2023年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简称“MWC上海”)上联合展示了业界首款完整功能的4G+5G双模小基站。DYND-6100小基站产品由几维通信设计和制造,采用比科奇的PC802基带系统级芯片和软件支持5GNR/LTE双模功能。

比科奇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蒋颖波博士表示:“几个月前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我们展示了比科奇PC802基带系统级芯片的双模能力。今天在MWC上海,我们很高兴能与我们的客户几维通信共同展示全球首款完整功能的4G+5G双模小基站。这是比科奇与几维通信的团队一起辛勤合作带来的丰硕成果,很高兴能够将这一开拓性创新工作展现给大家。”

picocom

几维通信副总裁张华表示:“我们对比科奇基带系统级芯片和软件的规格和能力感到非常满意,再加上比科奇强大的技术团队和领先的设计理念,使几维通信能够快速开发出采用比科奇基带系统级芯片的小基站产品。我们很高兴能够在MWC上海联合展示我们支持4G+5G的DYND-6100小基站产品。我们将继续与比科奇保持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推进DYND-6100在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

在此次双方联合的端到端业务演示中,DYND-6100小基站产品将与多台商用移动电话相连,并可通过在移动电话上运行的分析软件对传输速率进行实时展示。

比科奇PC802基带系统级芯片已与成熟的物理层软件一起批量交付,可广泛用于分布式单元(O-DU)、射频单元(O-RU)以及一体化小基站产品。PC802既可以支持4G LTE和5G NR物理层的分别处理,也可以支持这两个物理层在一个芯片上同时处理。

比科奇和几维通信在2023年MWC上海N2馆的EMR06行政会议室设立展位。想要在MWC上海N2馆的EMR06行政会议室中安排与比科奇和/或几维通信的演示,请发送电子邮件至:MWC_Shanghai@picocom.com

有关比科奇PC802 5G小基站基带SoC的更多信息,请访问:picocom.com/products/socs/pc802

有关几维通信DYND-6100 4G+5G双模小基站的更多信息,请联系:market@kiwict.com

-结束-

PR Ref: PCOMPR017

关于比科奇

比科奇是一家为5G小基站设备商提供支持开放式RAN标准的基带系统级芯片(SoC)和电信级可靠性软件产品的半导体公司。公司成立于2018年,在中国杭州、北京以及英国布里斯托尔设有研发工程中心。比科奇创始成员在领导团队设计基带产品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著的成绩。比科奇是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小基站论坛(Small Cell Forum)、O-RAN联盟和RISC-V国际基金会等信息通信行业和标准组织的会员,公司产品获得了国内外多个奖项。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picocom.com

关于几维通信

几维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由唐人科技集团投资控股。其研发中心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销售和运营中心位于北京丰台科技园。几维通信是开发4G/5G无线接入通信和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产品提供商。

几维通信的创始人和主要成员在4G和5G小基站产品和市场方面拥有全面的技术经验。他们一直在带领3G、4G和5G小基站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的团队。几维通信在高效小基站软件、射频系统和电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

更多信息,请访问www.kiwict.com

联系比科奇:
Oliver Davies
VP Marketing
Picocom
oliver.davies@picocom.com
+44 7973 659 231

中文媒体联络方式:
罗雯
比科奇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副总裁
wen.luo@temono.com

MWC上海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召开,移动生态系统的全球领导者齐聚一堂庆祝自2019年以来首次全面线下的方式举办展会

2023 年 6 月 28 日,上海:亚太地区领先的通信互联盛会MWC上海今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盛大开幕。2023 MWC上海恰逢十周年,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中,来自全球电信生态系统的领导者齐聚一堂,探讨将影响未来互联发展的主要趋势。

GSMA Ltd. 首席执行官洪曜庄(John Hoffman)在开幕式上表示:“MWC上海为商业交流提供了平台,我对本周将呈现的精彩亮点充满期待。回顾过去10年,我们所在行业服务的客户总量从32亿增加到54亿,接近翻倍,而中国一直是这一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您在 MWC上海观展时,会发现“时不我待”这一主题贯穿各个活动,从会议到展览,再到其他活动。”

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表示:“举办如此大规模的盛会离不开合作伙伴的鼎力相助,令我们触动最深的是,新老展商始终坚持推陈出新,不断带来最前沿的创新成果,造福社会。同时,我们诚挚地感谢并热烈欢迎所有部委、政府部门、活动合作伙伴、赞助商、参展商、嘉宾和参会者的到来。”

在开幕式上,洪曜庄和斯寒非常荣幸地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庄荣文先生、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先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政先生、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先生、中国电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瑞文先生,以及中国联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烈宏先生一起为活动揭幕。

为创新喝彩

亚洲移动大奖(AMOs)是亚洲互联行业极富盛名的荣誉,旨在对通过连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个人、组织及合作伙伴给予表彰。在MWC上海的开幕式上,GSMA宣布中国联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烈宏先生获得2023年亚洲移动行业卓越贡献奖,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徐子阳先生领取了2022年亚洲移动行业卓越贡献奖。亚洲最佳智能手机奖、亚洲突破性设备创新奖以及5G行业挑战奖等奖项的最终获奖者将于6月29日(星期四)上午10:00-11:00在主题演讲三揭晓。

本届MWC上海共设有三场主题演讲,将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的新阶段、数字优先网络的兴起以及推动变革的关键技术。点击此处可查看完整议程。在五个展馆中,参观者既能浏览前几届MWC上海最受欢迎的展馆,同时也可探索2023设立的全新展馆,感受创新的力量。例如,首次亮相N5展馆的“数字上海”展区展示了中国产业的创新成果,并突显上海的国际科技愿景。

在“数字上海”展区,参观者将有机会了解上海如何借助下一代信息技术来推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并提高城市运营效率。这一全新展区汇集了诸多企业参与,包括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仪电、大汉三通、上海国际汽车城、方略教育、西井科技等。

此外,GSMA展区将通过案例演示及沉浸式体验来展示在移动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包括为开发者提供对运营商网络的通用访问权限的GSMA Open Gateway倡议。该倡议获得了近全球近30家移动运营商的支持。在6月26日举办的签约仪式上,GSMA会长葛瑞德(Mats Granryd)宣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式加入此倡议。

“5G IN”是GSMA Foundry旗下全球项目之一,位于N3展馆的“5G IN创新地带”汇集了移动运营商、初创企业和投资者,致力于探索数字生态系统中新的颠覆者、勇敢的先行者和突破性的商业模式。参观者将通过5G城市、元宇宙和新技术三大主题的研讨会,了解5G如何塑造经济并重新定义社会。您可关注GSMA网站,在此下载由GSMA“5G IN”和中国5G应用产业方阵(5GAIA)联合出品的《5G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白皮书》。该白皮书简要介绍了面向消费者和垂直市场创新的5G商业模式的最佳实践,2023年6月29日起即可下载。由GSMA智库(GSMA Intelligence)和GTI撰写的最新5G报告《5G新技术创造新价值》则重点关注5G技术创新如何为全球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创造新价值,可在此下载

您可以在MWC上海官网媒体/分析师专区了解更多关于MWC上海的信息。

-完-

关于GSMA

GSMA联结整个移动生态系统,为良好的商业环境和社会发展而共同探索,打造和实现其最核心的创新底座。我们的愿景是释放连接之全部能量,促进人类、行业和社会的繁荣发展。GSMA是代表移动运营商、移动生态企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国际组织,基于三大支柱为会员提供服务:连接至善、行业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及产业生态拓展。我们的工作内容包括推动政策发展、解决时下重大社会挑战、支持移动网络所需的技术和互操作性、并提供全球最大平台,通过MWC和M360系列活动汇聚移动行业生态系统。

敬请查看 gsma.com,了解更多。

媒体联系

GSMA新闻办公室
pressoffice@gsma.com

作者:GSMA 智库负责人 Peter Jarich

回想2022年12月,我与一位客户在晚餐时谈及中国何时会放开国际旅行。一些人认为会在2023年春季,我对此将信将疑。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我当时的判断是错误的。

中国放开国际旅行的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因此,对于今年线下举办的MWC 上海来说,人们的热情高涨不足为奇。与往届一样,GSMA智库分析师团队将在现场主持会议、分享见解,并与行业生态伙伴进行深入的交流。如您有意面谈,请与我们邮件联系

如往常一样,我们对本届大会的亮点进行了预测。在中国文化中,数字“八”被认为是最吉利的数字。我也入乡随俗,对2023 MWC 上海做出八大预测:

  1. 5G-Advanced成为焦点:近年来我们多次提出, 需要加快5G独立组网(SA)的部署工作。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SA在25个市场部署现已到位,相关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5G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同时,在大规模部署5G网络之际,中国正在规划下一步行动。而5G-Advanced正是从5G演进到6G的必经之路。
  2. 5G毫米波走向全球:2023年第一季度末,全球高频段频谱占5G频谱分配的18%,在26GHz、28GHz和39GHz频段共启用了23个网络。那么我为什么预测毫米波将成为MWC 上海的重磅话题呢?在亚洲扩大5G网络规模后,该地区同样会着眼于5G技术的未来发展,而为了应对流量需求,毫米波意义重大。此外,毫米波在5G企业级用例方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设备生态圈(包括中国OEM制造商在内)在助力5G毫米波发展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5G毫米波也就自然而然地走向了全球。
  3. 垂直行业与变现:众多5G企业级用例得到了中国的移动运营商的支持,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表示在各个垂直行业中商用5G项目超过3.5万个。随着B2B销售成为市场上5G变现的主要手段,B2B项目也将在大会上获得大量关注,包括重点用例和专用无线网络创新。
  4. AI无处不在:近年来,在电信网络和服务自动化方面,人工智能(AI)功不可没。到2023年,在ChatGPT等工具的推动下,生成式AI成为热门话题,并将AI进一步带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生成式AI也带来了一众全新的电信用例,如客户支持、代码生成和智能提案生成。人们将在不断的探索中,挖掘其价值并加以利用。
  5. 元宇宙发展:当你把低延迟的5G毫米波、AI和对5G变现的追求相结合会得到什么?答案就是元宇宙。围绕这一话题的内容不断涌现,但关于元宇宙有三件事是明确的。终有一天,元宇宙将改变人与互联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运营商们正在考虑多种策略将其变现。鉴于远程培训、远程协作和数字孪生等用例的投资回报,企业级应用将在短期内迎来绝佳发展机会。
  6. 基本的可持续发展:当我们问及运营商关于2023年网络转型重点时,得到最多的回答是可持续性。这是MWC 巴塞罗那的一个重磅话题,也将在MWC 拉斯维加斯延续,GSMA智库团队将在拉斯维加斯举办一场有关可持续发展主题的峰会(点击此处 联系获取更多细节)。毫无疑问,MWC 上海也将重点讨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届时我们会看到大量的节能解决方案。但我希望寻找的不仅仅是节能硬件的解决方案,而是新的业务和服务模式、新的网络架构(包括云和边缘)以及利用移动通信推动其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亮点。
  7. 中国以外的市场洞察:我对MWC 上海的想法基本是从中国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但这显然并不全面,因为MWC 上海不仅仅着眼于中国。大会的主题、主旨演讲和会议内容也涵盖了中国以外的相关话题。中国运营商的见解对其他地区同行也具有同等价值。中国供应商也希望从其他地区移动通信行业的成功中吸取经验。同时,我在上文提及的技术和趋势也将对全球产生影响。虽然MWC 上海在中国举办,但其影响将覆盖全球。

不要担心我目前仅仅列出了七个(而不是八个)预测。在这里我想提出最后一个预测就是活力。我在文中提到,大家对今年的MWC 上海热情高涨。我预计参会规模与参与程度与MWC 巴塞罗那不相上下。这一点也反映在我参与的前瞻讨论中,我将在原有人员基础上加派50%的分析师来满足本次大会的需求。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在5G创新方面硕果累累。读到这里,您应该也深有感触。本次MWC 上海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将迎来一场激动人心、见解独特、成果丰硕的盛会——欢迎点击此处注册参会。

全球倡议旨在帮助移动行业、开发和云服务商合作开发通用网络API倡议已经得到29家移动运营商支持,约占全球移动连接的60%,覆盖全球各大洲

2023626日,上海: GSMA Open Gateway倡议继续扩大影响力,与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中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达成合作,这些运营商现已签署旨在帮助加速数字服务和移动应用程序的全球产业框架。

GSMA Open Gateway 是一项全行业的计划,旨在帮助开发者和云服务商通过开放网络应用可编程接口(API)框架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旨在提供对全球各大洲运营商网络的普遍访问服务,涵盖北美到澳大利亚,挪威到阿根廷。通过这样做,移动行业将能够更快地创建,增强和将新的数字服务和沉浸式技术推向市场,并触达更广泛的全球客户群体。

在MWC上海开幕前的联合签约仪式上,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展示了他们在开放网络API框架上合作的承诺,这意味着该倡议目前得到了29家移动运营商的支持,约占全球移动连接的60%。

这项全球倡议于 2 月份宣布,并同期发布了 8 个概念验证,现已发展到 23 个。通过早期使用者计划开发的API涵盖了从设备定位和SIM卡交换到打击在线金融犯罪的所有内容,再到按需质量保证,以提供更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并使无人机能够安全地执行数据密集型任务。

GSMA会长Mats Granryd(葛瑞德)表示:“放眼全球,从东到西,从北到南我们都在加大群聚效应的规模。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5G市场,因此中国三大运营商加入到这一举措表明了它的全球意义,以及它提供的强大商业价值。就像我们在35年前帮助移动语音服务互联互通并实现漫游一样,我相信GSMA Open Gateway有可能为数字服务带来相似的巨大变化。“

“这仅仅是个开始,运营商已经推出了早期使用者计划,我们将在未来一年看到更多的API,它们将创造新的全球市场,提供新的服务和新功能。这将有助于从5G连接中释放更多价值注入全球经济并加强未来的投资,为所有人带来连接的转型利益 ,“ 葛瑞德表示。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表示:“ 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网络能力开放,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很高兴能够参与到GSMA Open Gateway倡议当中,这将帮助行业合作伙伴触及到不同的移动网络和更广泛的全球受众,加快我们将沉浸式技术向市场的推广,助力我们创新数字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用户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从而赋能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提升。”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李峻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为客户提供最佳的移动体验,因此参与这一领先的移动行业发展的机会非常宝贵。我们相信,移动运营商、开发者和云服务商之间的协作和通用框架将创造新的机会,并推动新行业和体验的成长。我们欢迎GSMA在新的5G数字经济中推动更广泛的互联互通上起到的引领作用,并期待与行业合作伙伴合作推动互赢。“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梁宝俊表示:“中国联通长期关注并开展网络能力开放工作。 Open Gateway倡议将在帮助加速电信行业创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并为5G和超高速宽带连接带来新机遇。通过创建一个行业可以提供互联互通网络API的生态系统,该倡议为加速新的沉浸式通信服务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将会造福社会和全球经济发展。“

-结束-

编者注:

关于GSMA Open Gateway

GSMA Open Gateway是一个通用网络应用可编程接口(API)框架,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对运营商网络的通用访问服务。在29家全球最大、最具创新性的网络运营商的支持下,此举代表了电信行业在API经济世界中设计和提供服务方式的范式转变。

GSMA Open Gateway将提供对全球最大的连接平台的统一接入服务,帮助开发者和云服务商在运营商网络中更快地增强和部署服务。 这是通过通用的北向服务 API 实现的,这些 API 在一致、可互操作和互联互通的框架下对外开放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能力。

GSMA Open Gateway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方包括America Movil、AT&T、Axiata、Bharti Airtel、BT Group、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Deutsche Telekom、Du、e& Group、KDDI、KPN、KT、Liberty Global、MTN、Omantel、Orange、Singtel、Swisscom、STC、Telecom Argentina、Telefónica、Telenor、Telstra、TIM、Veon、Verizon和Vodafone。

在 www.gsma.com/futurenetworks/gsma-open-gateway/ 了解更多信息

关于GSMA

GSMA联结整个移动生态系统,为良好的商业环境和社会发展而共同探索,打造和实现其最核心的创新底座。我们的愿景是释放连接之全部能量,促进人类、行业和社会的繁荣发展。GSMA是代表移动运营商移动生态企业以及相邻行业的国际组织,基于三大支柱为会员提供服务:连接至善、行业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及产业生态拓展。我们的工作内容包括推动政策发展、解决时下重大社会挑战、支持移动网络所需的技术和互操作性、并提供全球最大平台,通过MWC和M360系列活动汇聚移动行业生态系统。

我们邀请您了解更多信息 gsma.com

媒体联系人:GSMA新闻办公室
pressoffice@gsma.com

MWC上海将于2023年6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举办。在这场为期三天的移动通信和数字化行业盛会期间,与会者将有机会参与学习、辩论、探讨与交流活动。我们非常荣幸今年能够庆祝MWC上海10周年,并与大家一起体验最新的下一代技术。

不容错过的主题演讲

我们将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三层上海大宴会厅2 – 3呈现三场主题演讲,您将有机会目睹当今互联业界领袖在台上的风采。

另外,展会期间,我们将在主题论坛、合作伙伴活动、以及GSMA论坛等丰富精彩的议程中迎来超过200位演讲嘉宾的精彩分享。您可点击此处查看大会的完整议程。以下是参会须知。

交通信息和会场安排须知

MWC上海将于6月28日和29日的9:00-17:00以及6月30日的9:00-16:00对外开放。前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交通非常便利,您可点击此处查看推荐的公共交通路线。

当您抵达会场后,完成以下三个步骤即可轻松进入MWC上海会场:

  1. 在您的登记账户或GSMA微信账户(如果有)上准备好您的电子入场证。
  2. 在柜台出示您的护照或旅行证(无论您用哪种方式注册)并拍照。
  3. 使用所提供的电子胸牌(如果来自中国大陆)或打印胸牌,通过闸机,探索MWC上海为您展示的一切。

入场后,您可以搭乘免费的接驳巴士N1N3N5馆之间往返。接驳巴士每5分钟一班。

通过认证的媒体朋友可以进入位于N2展馆的媒体中心。媒体中心提供Wi-Fi网络服务和安静的办公环境。

交流活动

我们诚邀您参加以下交流活动,与演讲嘉宾、参展商、企业高管和创业者一起庆祝MWC 上海的成功举办。

GSMA将在展会期间继续推行环境保护计划。我们很荣幸地宣布 MWC上海自2015年起就已被认证为碳中和展会。我们鼓励参会者在大会期间尽可能多地采用数字化方式参观,包括使用电子入场证和在线浏览活动信息。我们鼓励参会者自带水杯,并在需要时为其提供纸杯而非塑料杯。

MWC上海是亚洲移动生态系统极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您可以在此了解关于未来互联的最新洞察,精彩不容错过。点击此处注册参加 MWC 上海。

2023 年 6 月 25 日,上海:在 MWC 上海开幕前夕,GSMA 于今日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GSMA 会长葛瑞德(Mats Granryd)、GSMA 首席市场官 Lara Dewar 以及 GSMA 大中华区总裁斯寒出席会议。今年恰逢 MWC 上海 10 周年,展会将于 6 月 28 日至 30 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举行,届时将有近 300 家参展商、赞助商及合作伙伴参与其中。 

您可在 MWC 上海官网媒体/分析师专区观看新闻发布会的回放。

GSMA 会长葛瑞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亲临 MWC 现场将是最令人兴奋的体验,我们很荣幸能够再次来到上海庆祝 MWC 上海 10 周年,并以此为契机,了解参展商与赞助商推出的最新连接解决方案。上海作为在中国的领先科技创新中心,身处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成为亚洲举办 MWC 的城市实至名归。我们衷心感谢主办城市上海以及我们重要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

GSMA 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已加入GSMA Open Gateway 倡议。GSMA Open Gateway 是一个全球通用网络应用程序可编程接口(API)框架,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对运营商网络的通用访问权限。该框架获得了全球近 30 家移动运营商的支持,约占全球移动连接的 60%。

MWC 上海亮点分享

在发布会上,GSMA 重点介绍了 MWC 上海丰富多彩的议程,包括今年的主题演讲和五个展馆的不同主题,届时与会者可以在全新及热门的展区探索和畅游。

以“数字上海”为主题的展区将在 N5 展馆首次亮相。数字上海展区将展示中国产业的创新成果,并彰显上海的国际化科技视野。我们首次在 N4 设立的未来生态馆将关注更广泛的移动生态系统创新。在这里,中国的运营商将展示其与合作伙伴生态,而联想集团也将首次与当红齐天集团、炬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中信国际电讯有限公司和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一同参展。

久负盛名的超级品牌馆和面向初创企业的区域与舞台“5G IN 创新地带”也将作为最受欢迎的展区回归。超级馆内汇集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兴通讯、新华三集团和中国信科等公司,而“5G IN创新地带”则将汇聚初创企业和投资者,展示 5G 如何为最热门的创新赋能。

本届主题演讲嘉宾包括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高通首席商务官 Jim Cathey、荣耀终端首席执行官赵明、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子瑜、马来西亚通讯与数码部副部长张念群以及中兴通讯执行董事兼总裁徐子阳。

作为 5G 变革主题的一部分,MWC 上海的参会者可以参加 6 月 30 日(星期五)9:00-14:20 在浦东嘉里大酒店浦东大宴会厅举办的 5G 未来峰会。参会者将了解中国的移动运营商和技术创新者如何通过 5G 毫米波、5G-Advanced 和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加速和创造新的商机。


明日科技,将至已至


今年 MWC 上海的主题是“时不我待”。在整个展会期间,这一主题将贯穿三个关键的讨论和思想领导力主题:“5G 变革”——探讨 5G 频谱、商业变现和 6G 进程;“数字万物”——涵盖智慧城市、数字国家和科技向善;“超越现实+”——深入探索元宇宙、社交和游戏的未来以及下一代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您可以在 MWC 上海官网媒体/分析师专区通过自选方式观看新闻发布会,并了解更多关于MWC上海的信息。如果您还尚未注册,可在此注册 MWC 上海通行证。

-完-

关于 GSMA

GSMA 联结整个移动生态系统,为良好的商业环境和社会发展而共同探索,打造和实现其最核心的创新底座。我们的愿景是释放连接之全部能量,促进人类、行业和社会的繁荣发展。GSMA 是代表移动运营商、移动生态企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国际组织,基于三大支柱为会员提供服务:连接至善、行业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及产业生态拓展。我们的工作内容包括推动政策发展、解决时下重大社会挑战、支持移动网络所需的技术和互操作性、并提供全球最大平台,通过 MWC 和 M360 系列活动汇聚移动行业生态系统。

敬请查看 gsma.com,了解更多。

媒体联系

GSMA新闻办公室
pressoffice@gsma.com

数字经济正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重塑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据世界经济论坛测算,2022年全球60%以上的GDP依赖于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5G是实现数字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还将助力AI扩展,使内容丰富的数据可以从网络边缘与其它设备及云端共享。5G和AI的融合和交织,将催生从消费者应用到众多行业场景的创新机遇,助力开启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新时代。

基于这一愿景,高通的技术和产品处于万物连接、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关键行业趋势的交汇点。近年来,高通在中国生态系统的合作已经从手机扩展到汽车、PC、扩展现实(XR)、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在汽车领域,数字化转型与汽车加速电气化相辅相成,引领全球汽车向网联、智能及高效率方向演进。高通与几乎全部主要汽车品牌开展合作,基于骁龙数字底盘所涵盖的丰富汽车解决方案,合力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驾乘体验。

XR作为下一代移动计算平台,将助力打造融合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沉浸式体验,加速迈向元宇宙。高通为满足空间计算需求打造了多款骁龙XR平台,并助力生态系统推出了数十款XR商用设备。

工业互联网是5G、大数据、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型应用模式之一,也是支撑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础。高通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打造5G智慧工厂,并推动时间敏感网络和增强型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等技术创新,共创“智造”未来。

在即将开幕的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简称“MWC上海”)期间,高通公司首席商务官Jim Cathey将在大会首日“数字优先网络”主题演讲环节参与炉边会谈,并在GTI国际产业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此外,高通多位发言人将围绕5G-Advanced 及6G、毫米波、AI、XR等前沿技术变革话题带来精彩分享,敬请期待。

订阅 #MWC23 最新信息